大藤峡系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下游的一段峡谷,是广西最大、最长、最著名的峡谷,具有山雄、峰秀、水急、滩险、景美的景观特色,有广西“小三峡”之美誉。民谣说:“十六湾(以大湾计),十四滩,湾湾有景,滩滩有情”。山奇雄、峰奇意、水奇急、滩奇险。山泉岩瀑,溪涧长流,峻岭峡谷无数,古藤古木森森。关山万重,危岩耸立,河床狭窄,滩多流急,从武宣湾下桂平怒滩,畅通梧州、广州、香港,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
大藤峡的入口位于武宣县东南隅勒马村附近的勒马滩,出口位于桂平市西北隅的弩滩,全长41公里。传说原有大藤峡横跨江面,昼沉夜浮,可以渡人过江,故名大藤峡。峡谷系大瑶山脉与连花山脉所夹黔江水道而成。入峡口的左边是大瑶山脉的大藤山,右边是连花山脉的勒马山,两山对峙,状如天门。由此至弩滩是明显的峡谷地形,丛山夹一水,滩多流急。峡谷上段风光绮丽秀美,青山翠竹,郁郁葱葱,壮乡山寨散居在山间林里。沿江两岸有三个行政村,因峡而取名为上峡江村、中峡江村、下峡江村,村民昵称“三峡村”。这里江面迷百舸争流,竹筏搏浪,景色迷人。峡谷下段奇峰耸峙,悬崖峭壁、危岩奇突、支流相间。夏日浪涛翻滚,洪波荡漾,江山辉映,极为壮观。明代著名地理学家、旅行家徐霞客于崇祯10年(1637年1月)曾放舟大藤峡,他在游记中写道:横石肌(即红石滩)“有石自江右山麓横突江中,急流倒涌,遂极江页 洞之势”,“两岸山势高耸,独冠诸峰,时有山峰悬峙。”记述了大藤峡雄伟壮观之景象。


(图片来源:武宣县旅游局)